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聚焦】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核心零部件遇瓶颈到底解决了吗?
发布时间:2018-05-31浏览次数:6243字号:小中大
机器人产业无疑已经成为国内最受关注的产业之一,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资本和创业者正逐渐回归理性,2017年机器人企业注册增长速度首次下滑。此外,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核心零部件遇瓶颈等问题也有明显改善。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日前表示,“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正经历从数量扩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未来机器人特别是服务机器人可能呈现的趋势为新材料将大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云服务技术加速机器人应用水平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将促进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投资趋于理性阶段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已达232亿美元,同期中国市场规模约为62.8亿美元。2012~2017年全球市场平均增长率约为17%,同期中国市场平均增长率达到28%。
而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
2017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例如埃斯顿营收同比增长59%,净利润同比增长39%;拓斯达营收增长76.5%,净利润增长78%;华中数控营收增长21%,净利润增长达146.8%等。
猎豹移动公司董事长傅盛在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期间谈到,“我们公司生产机械臂工业机器人,前年从市场购买零部件谐波减速器还好买,去年就发觉谐波减速器供不应求,很难买。预计未来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政策支持、资本迅速注入下,机器人企业在全国各地迅速生根发芽。机器人大讲堂等联合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机器人相关企业已达6500余家,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园共有60余个。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盲目无序的发展后,资本与创业者正逐渐回归理性,市场趋于稳定发展。根据《研究》,自2017年开始,机器人企业注册数量增长率相比2016年减少15个百分点。
“没有核心技术很快会(被)淹没在潮水里”。江丰电子董事长姚力军在峰会论坛上提醒道,“机器人在风口上,产量增加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口饭不好吃,一是缺少核心技术,整个核心部件很可能都要依赖国外进口;二是一哄而上形成恶性竞争,导致毛利率越来越低。”
核心部件国产化加速
确实,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瓶颈问题一直是国内机器人行业绕不开的一道坎,行业技术壁垒也使得目前机器人市场主要份额仍然为国际“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德国库卡)所占据。
广发证券最新研报显示,从成本来看,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和难点集中在上游零部件市场,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电机占总成本的比例接近70%,一台减速器的进口成本大约为国外价格的3~4倍,是制约国产机器人发展的主要瓶颈。
不过,近日多位机器人行业专家以及从业者告诉记者,目前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依赖国外进口的状况已大有改观。
精功科技办公室主任苏明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原先很多机器人核心技术、零部件都是靠引进,而现在公司大部分核心零部件都能做到自给。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认为,国内机器人绝大多数部件已经越来越成熟,这是一个基本趋势。随着我国在核心技术、核心部件上的研发,从某种程度上也迫使国际的一些垄断性部件供应商降低价格和门槛。
记者注意到,近期,机器人国产零部件进口替代进程加速。公开资料显示,在RV减速机领域,中大力德与伯朗特签订不低于3万套RV减速机购销合同,双环传动与埃夫特签订1万套减速机合同。
融合AI,向中高端转型
此外,我国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的问题也屡屡被提及。在朱世强看来,虽然未来机器人需求可以想象的空间非常大,但问题在于现在拿不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机器人产品,以陪护机器人为例,很多机器人产品仍太低端,因此在机器人的技术开发上仍然任重道远。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大会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参展的工业机器人主要是机器臂、机器手和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等。不过,记者也注意到,此前我国多数机器人制造厂商只能生产拥有3轴至5轴的低端机器人,而现在已有不少企业能够生产6轴的高端产品。
而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罗军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工厂的机器手臂、物流机器人等还只能算作是自动化机器,最多只能算是机器人1.0。真正的机器人应该是机器加上人工智能,并融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能够自我感知、学习、决策,我将之称为机器人2.0。”
企业也从客户要求变化中,感受到了创新技术的必要性。苏明东告诉记者,这些年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要求主要也是围绕技改,更新技术,包括AI、物联网的接入。机器人产业还处于基础发展阶段,正逐步走向成熟,市场尚未饱和,现在需要的是技术沉淀。
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温志庆博士认为,作为企业,除了要进一步改进技术外,还要降低机器人的价格,进一步提高产品性价比。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日前表示,“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正经历从数量扩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未来机器人特别是服务机器人可能呈现的趋势为新材料将大量应用于机器人领域,云服务技术加速机器人应用水平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将促进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投资趋于理性阶段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已达232亿美元,同期中国市场规模约为62.8亿美元。2012~2017年全球市场平均增长率约为17%,同期中国市场平均增长率达到28%。
而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
2017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例如埃斯顿营收同比增长59%,净利润同比增长39%;拓斯达营收增长76.5%,净利润增长78%;华中数控营收增长21%,净利润增长达146.8%等。
猎豹移动公司董事长傅盛在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期间谈到,“我们公司生产机械臂工业机器人,前年从市场购买零部件谐波减速器还好买,去年就发觉谐波减速器供不应求,很难买。预计未来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政策支持、资本迅速注入下,机器人企业在全国各地迅速生根发芽。机器人大讲堂等联合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机器人相关企业已达6500余家,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园共有60余个。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盲目无序的发展后,资本与创业者正逐渐回归理性,市场趋于稳定发展。根据《研究》,自2017年开始,机器人企业注册数量增长率相比2016年减少15个百分点。
“没有核心技术很快会(被)淹没在潮水里”。江丰电子董事长姚力军在峰会论坛上提醒道,“机器人在风口上,产量增加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口饭不好吃,一是缺少核心技术,整个核心部件很可能都要依赖国外进口;二是一哄而上形成恶性竞争,导致毛利率越来越低。”
核心部件国产化加速
确实,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瓶颈问题一直是国内机器人行业绕不开的一道坎,行业技术壁垒也使得目前机器人市场主要份额仍然为国际“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德国库卡)所占据。
广发证券最新研报显示,从成本来看,机器人技术的核心和难点集中在上游零部件市场,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电机占总成本的比例接近70%,一台减速器的进口成本大约为国外价格的3~4倍,是制约国产机器人发展的主要瓶颈。
不过,近日多位机器人行业专家以及从业者告诉记者,目前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依赖国外进口的状况已大有改观。
精功科技办公室主任苏明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原先很多机器人核心技术、零部件都是靠引进,而现在公司大部分核心零部件都能做到自给。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认为,国内机器人绝大多数部件已经越来越成熟,这是一个基本趋势。随着我国在核心技术、核心部件上的研发,从某种程度上也迫使国际的一些垄断性部件供应商降低价格和门槛。
记者注意到,近期,机器人国产零部件进口替代进程加速。公开资料显示,在RV减速机领域,中大力德与伯朗特签订不低于3万套RV减速机购销合同,双环传动与埃夫特签订1万套减速机合同。
融合AI,向中高端转型
此外,我国机器人“高端产业低端化”的问题也屡屡被提及。在朱世强看来,虽然未来机器人需求可以想象的空间非常大,但问题在于现在拿不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机器人产品,以陪护机器人为例,很多机器人产品仍太低端,因此在机器人的技术开发上仍然任重道远。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大会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参展的工业机器人主要是机器臂、机器手和AGV(自动导引运输车)等。不过,记者也注意到,此前我国多数机器人制造厂商只能生产拥有3轴至5轴的低端机器人,而现在已有不少企业能够生产6轴的高端产品。
而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罗军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工厂的机器手臂、物流机器人等还只能算作是自动化机器,最多只能算是机器人1.0。真正的机器人应该是机器加上人工智能,并融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能够自我感知、学习、决策,我将之称为机器人2.0。”
企业也从客户要求变化中,感受到了创新技术的必要性。苏明东告诉记者,这些年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要求主要也是围绕技改,更新技术,包括AI、物联网的接入。机器人产业还处于基础发展阶段,正逐步走向成熟,市场尚未饱和,现在需要的是技术沉淀。
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温志庆博士认为,作为企业,除了要进一步改进技术外,还要降低机器人的价格,进一步提高产品性价比。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2.0时代的轮廓已经渐渐清晰,而如何攻克技术难题,进入机器人中高端领域,已成为当前行业发展的关键。
芸众科技专注于机房巡检机器人、工厂巡检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上一篇:机器视觉与计算机视觉
下一篇:机器视觉检测的发展趋势越演越烈